• 观点
    1. 作品
    1. 评论
      1. 【评论】《现代书画投资---张大千》后记
      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随着国力的上升,中国文化亦开始走向全面复兴。作为全人类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书画,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对中国书画的收藏行为不仅担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同时也承载着美育教化的功能。在这种大势、共识下,《现代书画投资》丛书的出版可谓适逢其时。   为了贴近当下书画创作、书画鉴赏、书画投资的社会需要,本丛书力求以中国美术史为经,以艺术拍卖市场为纬,形成区别以往的图书特色。收入丛书的书画作品,主要源自近年来海内外的书画拍卖市场。而那些在拍卖市场中屡创佳绩的大师巨匠,则构成了本丛书的名录框架。虽则这样考量的结果难免有不尽人意之处,但从市场经济的视点出发并加以真实反映却是我们的初衷。   出版丛书无疑是一个系统 [详细...]
      1. 【评论】《现代书画投资---张大千》序
      2. 书画源起,众说纷纭:或曰源自游戏,或曰启于记事,或若蔡邕所云:“字画之始,因于鸟迹”,而后仓颉始作文字,史皇发明绘画。即便莫测神奇而无从把握,但中国书画历史之悠远,成就之辉煌,则世界公认,国人自豪。   中国书画,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是故“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被尊为创作实践之“八字真言”。当然,书画之道还在能穷极变化,所谓变则通,通则久,古今一也。书画之变,有“渐”有“顿”,“渐”者“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而后又能有所突逸,子昂(赵孟緁)、石涛应属典型;“顿”者“得之神功,千变万化”而又特立独行,青藤(徐渭)、八大(朱耷)当仁不让。大师渐远,然风范垂世,万代景仰;学者日众,则精神传承,流派衍生。样式据此确立,时风就此迭替,书画历史亦由此而折转前行。 [详细...]
      1. 【评论】张大千的生平与艺术风格概述
      2. 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喧闹躁动,时代的浪潮汹涌奔腾。中西文化论战、中国绘画之危机、中国艺术的现代化和民族化等问题的争辩与实践,可以说至今尚未结束,其核心问题乃是中西两种文化的碰撞、交流与互补。一批批有识之士卓然崛起,东风与西风之争此起彼落:固守传统、融合中西、全盘西化,成为他们应对此情形的不同态度与不同选择。黄宾虹、齐白石从传统的文人画范畴中异军突起,推陈出新,使传统焕发新的活力;徐悲鸿则用西方写实观念与方法改造中国画;林风眠则中西调和,使中国画具时代之面貌。每一位独立创造的大画家,都以其对传统、对外来文化的理解以及个性才情,形成各自特殊的面貌。尽管风急浪高,潮来潮去,张大千则是翘然独立,我行我素,他以其绝顶之天才、绝顶之人事、绝顶之用功,读万卷书、临万轴画、行万里路,并以其豁达开朗、热情奔放的艺术才情自出机杼,喊出了自己的画“不是文人画”而是 [详细...]
      1. 【评论】张大千书画作品的价格走势与市场分析
      2.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的国画大师,张大千以其在艺术和生活中无穷无尽的佳话趣闻和蜚声世界画坛的巨大声誉,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传奇性人物。作为早熟、天才型的画家,其创作“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合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等题材无所不包、无所不能,而且其艺术技艺之精湛,艺术风格之多样,实为二十世纪之独一人也。自27岁在上海成功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后,张大千的艺术作品便进入市场,由此开始了其职业画家的生涯。就今天国内外的艺术市场来看,张大千的作品无疑又成为焦点,为众多藏家所青睐。    经统计,从一九九三年中国国内逐渐形成良好的艺术市场至今,张大千作品参拍的共计2,615件之多,成交1524件,成交比率为58.28%,总成交价格高达3亿2千多万元人民币 [详细...]
      1. 【评论】深得古人神韵 画坛巨擘另蹊别径 ----佳士得将拍卖张大千杰作《夏山高隐图》
      2. ??香港佳士得(CHRISTIE’S)将于本年5月26日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当中包括被徐悲鸿尊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也」的张大千的精彩杰作《夏山高隐图》(估价:350万至400万港元),此幅作品是张大千壮年力追王蒙过程中自我表现的力作,亦是其中期青绿山水作品的佼佼者,收藏家实不容错过。 ??张大千向来被视为二十世纪绘画史中不可以或缺的代表人物,他擅于临摹古人画作,取其精要并加以突破,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张大千在习画的过程中受到其老师曾熙和名书法家李瑞清的影响,非常注重传统的笔墨精神。他不遗余力地追慕古人,其仿古摹品,竟达到了可以乱真的程度。张大千曾公然自豪地说自己仿古人之画作,上自隋唐,下抵明清,足令全球专家及博物馆难以分辨。 ??学者傅申在〈大千与王蒙〉一文中曾说:「 [详细...]
      1. 【评论】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2. 在有关泼墨泼彩的比较研究中,一般研究者往往将刘海粟与谢稚柳、张大千三家并列,基本肯定他们是在我国传统泼墨的基础上各自发展出了特征鲜明的泼墨泼彩绘画。虽然其他画家在泼墨泼彩方面也有相当的成就,但由于三家泼墨泼彩具有鲜明的典型性,故研究者一般将他们作为泼墨泼彩绘画的代表而加以阐发。本文掇拾有关资料,将三人试作比较,以期对泼墨泼彩绘画的形成、发展和性质作一梳理。   一、刘海粟的泼墨泼彩   刘海粟从1950年代中期以后就开始泼墨泼彩的创作,直至去世,前后共持续了40多年的时间。刘海粟早在1930年代就曾进行过泼墨山水的创作,但同泼彩结合起来,有意识进行绘画创作的实验时,则是195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1950年代后期、1960年代、1970年代前期(1957年—1976年)是刘海粟泼墨泼彩的形成酝酿期。 [详细...]
      1. 【评论】眼光苛刻的画帝:大师张大千眼中的美人们
      2.  的确,张大千自己也曾谦虚地说过:他不敢说自己最能欣赏女人的美,他只是在观察、欣赏美丽的女人以搜求画稿时,比别人更仔细、更留心罢了。   他的仕女画之所以能雅俗共赏,成为他绘画题材中大受欢迎的一类,与他对美人的“美”刻画得淋漓尽致、神髓逸出,密不可分。   他眼中的美人标准可要比常人苛刻得太多,不仅要长得美,而且气质要“娴静娟好,有林下风度,遗世而独立之姿,一涉轻荡,便为下乘”。因此能入他画中的美女,当真是绝对美极了的。   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上妆后的脸谱及身段被张大千认为“浑身都是画稿子”。因为这种脸谱和身段凝结了唐宋以来古人们审美的全部精华。如美人的脸要“三白脸”才好看,也就是额头、鼻子和下颚是白的,这样才能衬托出脸颊的红润和健康。这种认知很符合自然美的原则,颜色的深浅 [详细...]
      1. 【评论】从《九峰三泖图》看张大千的仿古书画
      2.  张大千仿古书画在书画界、鉴藏界是公开的秘密,至今,很多收藏机构和研究专家对其仿古书画作品仍不能准确判定。张大千仿古书画作品的题材之广、风格之多、质量之高,可谓罕见。张大千仿古书画,上自魏晋南北朝,下至明清,各朝各代都有;从“个人风格”来讲,历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自张僧繇、王维、孙位直到“扬州八怪”,无不拿来仿之。   梅兰芳先生的秘书、收藏家许姬传先生曾回忆:20世纪30年代初,鉴藏家、书法家张葱玉(张珩)和友人应张大千之邀,到张氏兄弟二人居住的苏州网师园游玩。一日,张葱玉偶然在一间房内看到四周挂满历代名画,经张葱玉仔细辨认,认定皆为张大千所仿。事后,张葱玉对人讲,假若有人将其中的画当真的卖给我,我是会买进的。张葱玉并预言:张大千伪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将来凡是署名张大千的画,价格必定大涨。 [详细...]

    • 张大千专题网站版权所有
    • ※中国美术家网(MEISHUJIA.CN)提供技术支持艺术交流※
    Processed in 0.150(s)   26 queries